⑴扭簧丝半径d:产生扭簧的不锈钢丝半径。
⑵拉簧片外径D2:拉簧片的明显外径。
⑶压簧直径D1:压簧的不大外径。
⑷螺旋弹黄中径D:螺旋弹黄的平均值半径。两者的估算计数公式为:D=(D2+D1)÷2=D1+d=D2-d
⑸节距t:除支柱圈外,螺旋弹簧紧邻几圈匹配点在中径上的轴径长度形成节距,用t表达。
⑹有效果圈数n:拉簧能维持一样节距的圈数。
⑺承受圈数n2:关键在于使压簧片在事情时反力光滑,确认中轴线垂直于一端、生产制造时,常将压簧片两端并紧。并紧的圈数仅起承受用处,是指承受圈。一般来说有1.5d、2d、2.5d,较为常用的是2d。
⑻总圈数n1:有效性圈数与斜撑圈的和。即n1=n+n2.
⑼轻松自由高H0:板弹簧在未受外力影响影响下的高。由下式算起:H0=nt+(n2-0.5)d=nt+1.5d (n2=2时)
⑽拉簧选取时间L:绕制拉簧出现需刚丝的时间。L≈n1 (ЛD2)2+n2 (压簧) L=ЛD2 n+钩部选取时间(拉簧)
⑾双螺旋路径:有左右两旋之分,较为常用右旋,图纸文件没附上的普遍用右旋。
⑿板弹簧旋绕比:中径D与钢板直经d之比。

